行政機關不履行職責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從行政機關履行職責的外延上看,法律、法規、規章制度明確相關規定的職責都是通過行政機關人員必須履行的法定職責,從職責的具體程度上我們可以發展分為宏觀職責和具體職責。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具體的規定,希望會對大家帶來幫助。
從對行政相對人權利義務的影響上可以主要分為中國對外行政資源管理會計職責和內部控制監督職責。區分宏觀職責與具體職責、行政職責與內部監督職責的最大意義在于,不履行行政機關職責的行政相對人申請行政復議是否屬于行政復議受案范圍。
行政機關法定職責的界定。一般認為,行政機關的職責來源于法律、法規、規章等明確規定,除專門法律、法規(如《行政復議法》、《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明確了行政機關的法定職責外,散見于其他法律、法規、規章條文中的法定職責必須要有條文明確規定行政機關負有某種作為的義務。
舉例而言:法律、法規、規章規定了職責,如《行政復議法》、《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土地違法案件查處辦法》等。法律、法規、規章中的條文規定了職責,如《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三十一條“村民委員會不及時公布應當公布的事項或者公布的事項不真實的。
村民有權向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反映,有關人民政府或者主管部門應當負責調查核實,責令依法公布;經查證確有違法行為的,有關人員應當依法承擔責任。第三十三條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舉報制度和救濟制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開義務的、
可以向上級行政機關、監察機關或者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舉報。收到舉報的機關人員應當予以調查數據處理。《江蘇省行政程序條例》第一百零五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違反法定程序的,可以向監察機關、上級行政機關或者同級人民政府的法律機構提出申訴、舉報。
監察機關、上級行政機關和政府法制機構應當對受理的投訴、舉報進行調查,依據職權進行處理,并將處理結果告知投訴人、舉報人。《憲法》、《地方各級中國人民群眾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對于政府組織法》等規定的政府進行宏觀管理職責。
我們今天為您講解的內容就到這里,無論如何,法律方式是解決問題的一大途徑,我們正在建設法治社會,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時,我們應該學習法律來使自己避免受到不法侵害。如果您還有其他更深的疑問,歡迎來咨詢我們的律師,我們有專業的律師來為您提供服務。
相關閱讀
-
起訴離婚的流程及需要提交的材料有哪些?詳細閱讀
1、寫民事訴狀,第一部分寫明原告、被告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民族和住所地,第二部分寫訴訟請求;第三部分寫事實與理由,把何時結婚、何時生小孩,因為什么原因離婚等情況寫明。訴狀最好打印,但最末處必須手簽名;2、到住所地所在基層法院(區或縣法院)起訴,在立案庭辦理立案手續;3、立案的時候遞交民事訴狀2份、結婚證、夫妻兩人的身份證(至少帶上自己的)、小孩的戶口或出生證原件,如果有財產需要法院分割,還要帶上財產相關證據,如房產證、機動車行駛證等。證據需要交2套復印件(法院案卷中一份,發給對方一份);4、立案庭審查
-
彩禮返還的范圍?詳細閱讀
對于婚約期間的雙方贈與物,除貴重物品外,一般不予返還;對以訂立婚約為名進行婚姻買賣的財物,原則上應當收繳;已訂立婚約為名詐騙錢財的,應受法律處罰。婚約財產的性質一般應為贈與性質,有些財產的贈與是以雙方結婚為成就條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042條“靜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靜止借婚姻索取財物。……”。彩禮包括但不限于見面禮、聘禮、上車禮、下車禮、改口費,以及價值較大的首飾、電器、通訊工具、交通工具等貴重財物。對于男女雙方在交往過程中為表達感情、出于自愿所給付的小額財物及特殊意義的
-
彩禮返還的標準?詳細閱讀
彩禮返還數額應當結合彩禮的數額、男女雙方共同生活時間長短、有無子女、過錯程度、當地風俗和經濟水平等因素綜合認定,符合下列情形的,參照下述標準適用: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已共同生活的,共同生活超過二年,一方請求另一方返還彩禮,不予支持;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共同生活不足3個月的一方請求另一方返還彩禮,返還比例為該款的70%以上;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已共同生活3個月以上不足一年的,一方請求另一方返還彩禮,返還比例為該款的50%以內;共同生活超過一年但不足二年的,返還比例為該款的30%以內。?
-
訴訟離婚需要準備什么資料?詳細閱讀
起訴離婚需要寫離婚起訴書說明起訴離婚理由、財產分割請求和孩子歸屬要求。另外還需要準備身份證、結婚證、戶口本等材料,感情破裂的證據、財產證據、有利于子女撫養的證據等。起訴離婚,法院不一定會判離,不是你想離婚,法院就會按照你的意愿給你判離,你需要向法庭提交你們夫妻感情破裂,無法繼續生活下去的證據,只有這樣法院才會判離,同時如果對方有過錯的還可以要求賠償,但這一切的關鍵都在于你的證據,建議您在起訴離婚前最好是就自己情況咨詢專業的律師,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