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遷和家產的案件,證明戶籍信息需要怎么操作?詳細閱讀
對于一些涉及動遷和家產的案件,會需要用到戶籍信息,來證明親屬之間的關系和老人的死亡狀況。自己家人的還能提供出來,如果是對方的信息,對方不配合怎么辦? 上海這邊,律師可以憑介紹信,戶籍摘抄,得出對方家里的戶籍情況,得出老人的死亡狀況。 另外,戶籍可以一個個地址追溯,多跑幾個派出所,把子女成家之前,跟老父母在一起時候的戶籍摘抄出來,年代最遠可以追溯到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再要往前,如果是從其
-
打了新的借條,舊的借條就撕掉這樣的操作有什么問題嘛?詳細閱讀
如果有人問你借錢,然后一直拖延還款,拖延了很多年。為了防止超過訴訟時效,也為了加上期間的利息,于是就會不斷寫新的條子新的條子寫了,舊的條子就撕掉,這樣的操作有什么問題嘛? 借款的話,需要借貸合意和款項出借一起的新寫的條子,其實并不是新的借款,而是對前一筆借款作出了新的還款計劃。 如果新的條子,不按照客觀真實來寫,就為了圖省事,編造一個事實,按簽署當天新寫了一個借款事宜,那是需要新的款項
-
父母給子女生活費,又不想讓子女的配偶知道這筆財產,該怎么辦?詳細閱讀
如果父母擔心子女結婚后的婚姻狀況,想偷偷給自己子女一筆生活費,又不希望讓子女的配偶知道這筆財產,該怎么辦? 可以讓父母作為投保人,子女作為被保險人,父母買年金險,買在子女那邊,也就是父母當投保人,子女當被保險人。年金險有年金收益賬戶和萬能賬戶,可以設定年金收益賬戶中的金額,立刻轉入萬能賬戶。 年金險保單的現金價值和萬能賬戶里的金額都是屬于投保人的財產,而不是被保險人的財產。子女不能辦理
-
贍養照顧老人及開銷都是我出的,能讓其他兄弟姐妹分擔下嗎?詳細閱讀
有人問:兄弟姐妹幾個人,就我一個人贍養照顧老人,老人的生活費,看病的醫療費也是我出的,照顧老人的力氣也是我一個人出的,能讓其他兄弟姐妹一起來分擔下嗎? 按法律規定,贍養費要父母起訴自己的幾個子女,每個月標準也不高,就解決下生活困難而已;另外,幾個子女不在一個區縣的,可以按原告住所地起訴。《民訴法解釋》第九條:追索贍養費、撫育費、扶養費案件的幾個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轄區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
-
白天把車拖走,是民事糾紛,晚上把車拖走,是盜竊?詳細閱讀
現在的一些融資租賃公司,涉及到車輛抵押貸款的,也很坑!一方面給你寫個融資性售后回租協議,說你把車賣給他,他付給你買車的價款,然后你每個月支付租金給他,如果幾期不付,他可以把車拖走。 另一方面,又給你寫個車輛抵押貸款合同,說給你的一筆錢,是給你的借款,你這個車要給他辦理抵押登記。其實就是對方給你一筆錢,既要充當買車款,又要充當給你的借款,你說你還了借款,對方說你沒付租金,然后把你的車拖走了。
-
勞動合同到期后,單位能不能再次考核?再來一次試用期?詳細閱讀
昨天有朋友問,單位能不能在一次勞動合同到期后,再來次考核?再來次考核,會不會新簽約時,再來一次試用期? 然而根據法律規定,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 《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
-
共同責任和連帶責任到底是啥區別?詳細閱讀
考試考過久了,民法理論上的共同責任和連帶責任分不清了,被法官問:你的訴請到底是要幾個被告承擔共同責任還是連帶責任? 最后研究下來,結論是:如果在法律條文里,某種情形原模原樣寫了「連帶責任」,那就填連帶責任。 如果從事實和常理上,認為幾個被告都要擔負一定責任的,但是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的,責任形式、多少份額由法院來定的,那就填共同責任。 以上內容轉載自上海律師季宏偉朋友圈,歡迎大家咨詢
-
父母離異后跟著父親生活,問自己對于母親是否還有贍養義務?詳細閱讀
昨天有粉絲提問:自己的父母是離異的,自己跟著父親生活,問自己對于母親是否還有贍養義務? 答案:參見《民法典》第26條。依然有,親生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因父母離婚而解除。同樣,親生子女對父母遺產的繼承權,也不因父母離婚而喪失。 除非自己的父母通過遺囑、生前贈與、人壽險,把財產傳給別人。哪怕很基礎的法律問題,不去普及,就是有人不知道對這類情況,要有教無類,耐心普及。 另外,之前有人說
-
單位不簽署離職聲明就不給離職證明,能怎么辦呢?詳細閱讀
有企業會在員工離職的時候要求簽署一個離職聲明,里面包括:員工承諾放棄一切賠償、確認所有薪金已經結清、不得勸誘同事離職、不得散布公司負面信息、遵守競業限制協議并免除單位支付補償金的義務。 如果不簽署,就不給開離職證明,就給離職制造點麻煩。這情況的話,要員工自己溝通解決了,不行的話,去勞動仲裁來解除勞動關系,就看能不能承擔這當中幾個月到半年的時間成本了,還有單位去打個一審二審,耗費一年半不是問
-
自己工資超過上海月平均工資三倍了,離職最多只能按三倍發經濟補償金嗎?詳細閱讀
有朋友提問:自己的工資超過了上海月平均工資三倍了,所以離職的時候,單位的HR跟她說,最多只能按三倍發經濟補償金,是真的嗎? 在《勞動合同法》第47條里寫了: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大多數的理解,還是按照:如果有勞動者超過3
-
人身損害賠償案一審我沒上訴,對方上訴,二審時我可以提不服一審判決嗎?詳細閱讀
一個人身損害案件,我們這代理原告方,對方是被告方,一審判決下來了,對方賠償若干金額。對方認為判的金額多了,不認可賠償那么多,于是提出了上訴,上訴的請求除了填寫撤銷某某法院于某某年月日作出的多少號判決,還寫了個「改判由被告承擔與過錯相適應的賠償責任」 這個上訴請求我還是頭一次見,理論上,訴訟請求應當明確、具體,對方沒有寫駁回原告全部訴請,也沒有寫同意賠償的具體數字上訴費估計法院還是按照判決支
-
我們公司快要上市,小伙伴們常會問的的期權問題詳細閱讀
當一個公司快要上市的時候,就會有朋友問起各類期權的問題,比如:期權成熟后的行權方式、上市后的變現方式?期權如何定價?期權是否可以保留? 這里先要恭喜大家選到了合適、可靠的公司能一路堅持到上市。很多的股權期權都是隨便講講,創始人和投資人之間連增資擴股和溢價轉讓都搞不清楚。我見到的大多數期權協議,都是老板有收購員工股權的權利,但是沒有義務也就是老板高興了可以主動兌現買下來,但是員工不能找老板強

21.8
億累計挽回客戶損失21.8億元人民幣
1000
余家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政府單位的法律顧問
1996
年是中國創辦最早的合伙制律師事務所之一
200
余名律師,各領域均有專家級律師坐鎮
30
萬+累計解決客戶疑難法律問題
70%
律師70%以上律師獲得法律碩士學位